各學院:
為貫徹落實教育部《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》,促進良好學風建設,提升學生學習與綜合思維能力,增強學生課堂筆記的意識,挖掘優秀學習典型,展示美育成果,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教學有效性,學校決定組織開展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評選活動,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參賽對象
全體在校本科生
二、參賽形式
個人參賽或小組參賽。學生可個人參賽;也可自行成立學習小組(每組成員不超過4人),以小組形式參賽。相關課程任課教師布置課程學習思維導圖任務、輔導學生串聯課程知識點,形成整體知識架構。
三、參賽時間:
2020年5月16日-6月15日
四、參賽筆記要求
大學階段任意一門課程以思維導圖形式形成的課堂筆記均可參評,優先考慮2019-2020年第二學期課程學習筆記。
1.參賽作品須為已完成學習的課堂筆記。在課堂筆記的基礎上,對每章或章節內關鍵知識點、或(有聯系的)多個章節之間、以及全書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并歸納總結,同時結合學校已開展的課外文獻閱讀和“每科三問”活動,對課程學習進行綜合性、拓展性思考,畫出該課程相關的思維導圖。針對課程知識的延伸或思考也可反映至思維導圖之中。
2.參賽筆記須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真實筆記(可對課堂學習筆記進行適當整理),不得作假、抄襲。一經發現作假、抄襲,取消其參賽資格。
3.參賽筆記須內容清晰、相對完整、具有一定原創性和創新性;
4.參賽筆記可為紙質筆記、電子設備中的手寫筆記、或利用思維導圖等軟件工具整理的課程學習筆記。整理裝訂時,按章節順序裝訂,先知識點(或知識點之間)的思維導圖、各章思維導圖、相關聯章節之間思維導圖、全書整體思維導圖,然后是問題探索思維導圖,針對學習中提出的研究性的綜合問題(如每科三問)的思維導圖。如果有涉及到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跨課程、跨專業的知識點之間關聯關系的思維導圖,可作為加分項放在參賽筆記的最后。
四、評選程序
1.各學院組織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評選活動
活動時間:2020年5月16日-5月22日
活動內容:各學院根據專業特色和具體情況,組織開展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評選活動。按照學生申報、學院評審順序開展,確定院級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獲獎名單,最后推選出至少5份課堂筆記推薦至教務處。所有參賽筆記(電子版)要以“班級-姓名-學號-課程名稱-指導教師”命名,并按照知識點章節的順序,對筆記圖片編寫序號,以打包壓縮的方式上交。
2.校級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評選
活動時間:2020年5月23日-6月1日
各學院將所推薦的作品于5月23日前統一報送電子版至教務處教學科,根據作品的實際情況,教務處、學工部、團委將組織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,最終評選出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20份(其中含一等獎2名,二等獎3名,三等獎5名,優秀獎10名),獲得一、二、三等獎的指導教師作為優秀指導教師,優秀指導教師10人,優秀組織單位2個。學生獲獎情況可作為素質測評、推優評先的依據之一;優秀指導教師可在年終教學獎勵等方面予以考慮;活動組織情況列入學院院級狀態考核。
附評選標準:
項目 |
筆記要求 |
內容充實度(30分) |
筆記內容充實、知識點邏輯性強、準確性高,對知識點解讀無誤,總結性強,重難點突出,大綱清晰易懂,主次順序明了。 |
作品工整度(30分) |
筆記工整有序,頁面整潔干凈,整體美觀大方,字跡工整,圖文并茂。 |
作品創新度(20分) |
有獨到的筆記風格,不拘泥于固有形式,可以根據授課內容寫心得體會。 |
結構清晰度(20分) |
結構體系完整清晰,筆記章節之間具有連貫性,銜接性強,有條理性,可以看到記筆記時的思路。 |
3.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宣傳及展示
活動時間:2020年6月1日-15日
教務處、學工部、團委、學院將評選出的“最美課堂筆記”進行線上線下宣傳,并作為藝術節展示作品。組織“最美筆記—課程學習思維導圖”獲獎者經驗學習、交流、分享活動。
特此通知。
教務處 學工部 團委
2020年5月14日